既可以是外在时空的,也可以是内在心灵的,根据“角度自选”的要求,只要选择恰当都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能整体理解材料“内容”和正确把握材料“含义”,而是断章取义地从“自信”“实力”“气质”“分量”“说和做”“内美和外美”等方面进行立意,就不符合题意了。
【学生习作】
智慧留白,人生至境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白宣纸上聊聊数笔丹青之外,便是大片留白,但正是这留白,使中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展现出朦胧而丰厚的美感。
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见竹林桃花便想见有茅庐草屋隐于其中,见蜂蝶逐马蹄而舞便想是踏花归来。宋朝郭熙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其理一也。
文学作品中的欲言又止或言之不尽亦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那日,黛玉斜卧在塌,焚了诗稿,断了痴情,只吐了半句:“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黛玉想说什么?戛然而止而生的无穷意蕴,令后世多少文人为之啧啧,却无人敢作续貂之举,这,便是留白艺术的魅力。
而戏曲中那个简单的舞台更是将留白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唯一案一椅一空地,千军万马可走过,洞房花烛已点燃,长亭相送十八里别过……这些,皆因留白而生想象,因想象而丰富。
人生如艺术,亦需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解析(4)
下一篇文章: 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解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