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普通文章 邀您共筑梦想,2025届高考作文
普通文章 冠华作文网正常发布高考作文预
普通文章 [图文]冠华作文网:您值得关注
普通文章 高考作文预测在冠华作文网的公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古镇新韵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图片主题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 邀您共筑梦想,2025届高考作文
普通文章 [图文]冠华作文网:您值得关注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古镇新韵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普通文章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2019年备考重磅推荐高考作文预
推荐文章 [图文]精典推荐:2014年全国名
推荐文章 [组图]关于高考的七味“迷信”
推荐文章 [图文]职场菜鸟“雷区”大调查
推荐文章 2011大学排行发布 浙大力压北大
推荐文章 [图文]盘点:大学生十大另类职
推荐文章 江苏:文理划分方案未定,2011
推荐文章 [图文]全国成人高校招生
推荐文章 [组图]招聘面试怪招迭出考懵求
推荐文章 [图文]报考研究生要签诚信书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
今天 需要什么样的成才观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6/23 10:23:2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965)我要投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培训充电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今年北京约有16万人参加了4月举行的自学考试。这是在北京四中自学考试考点外,考生坐在街边抓紧时间复习。远 舟摄

    “望子成龙”,几乎是每一位中国家长的期盼;“金榜题名”,几乎是每一位中国学子的追求。这样的人生规划,这样的价值取向,深深浸润在人们的脑海中,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阻塞着人才成长的航道,左右着社会评价的体系。

    家长的殷切期盼,老师的谆谆教诲,社会的用人机制,舆论的推波助澜,汇成一股无形的力量——要想成才,就得走高考“独木桥”。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成才的方向被误导,成才的环境被扰乱,甚而许多家长和青少年被带入了成才的误区。

    认识的误区源于标准的误区。说到成才,自然需要搞清什么是“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知识和能力是为“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是为“成才”。

    那么,在社会需求和评价标准日趋多元、就业方式和就业岗位日益多样、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今天,需要什么样的成才观,怎样才算成才,怎样才能成才,确实值得探讨。

  只有上大学、读名校才能成才吗?

    眼下一些人才招聘会上,“本科以下免谈”的招牌赫然入目,令许多中职生、高职生望而却步。前不久,某中央机关招聘两名速录员,竟然也要求有硕士学位。这种“学历崇拜”主导下的价值取向的不断推波助澜,使“名校光环”愈发夺目。

    上了大学、读了名校,成才似乎顺理成章。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从高考一直向下延伸到幼教阶段。“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令家长们纷纷“先下手为强”。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近视镜的度数越来越高,除了课内的作业、练习,还要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辅导班,天真烂漫的孩子成了社会上最忙碌、最劳累的群体。

    上大学、读名校,固然有利于成才,社会各方面的人才确实大量从大学、从名校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走上这条路的人都能成才,也不意味着要成才就必须走这条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目前每年录取的新生达600万左右,但与我国两亿多学生的总量相比,这还是个小数目,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也只有21%左右。

    下面的例子也许只属于少数成功者,但还是值得一说:河南省滑县农民李官奇刻苦钻研,发明了大豆蛋白改性纤维,使我国成为目前唯一能工业化生产纺织用大豆纤维的国家;青岛港码头工人许振超原来只有初中文凭,经过30年的勤学苦练,成为响当当的桥吊专家。谁能否认,李官奇、许振超同样是社会需要、作出很大贡献并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的真正人才?他们用不懈的追求和行动写下了自己对成才观的注解。

    成才的路千万条,决非只有“独木桥”。尤其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社会上对技术工人、职业教育的需求日显旺盛,技工队伍中涌现出的岗位能手、劳动模范重新受到尊重,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老眼光,重新建立多元的成才标准。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