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普遍生活能力差,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尽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之故;另一方面,和学习压力过重有关。孩子的学习时间相当紧张,不少家长就包办了孩子学习以外的其余事情,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的过分依赖。生活能力差的孩子,将来他们步入社会,需要独当一面担负自己的责任时,肯定会困难重重。对待孩子,应该爱之有度,关心得法,放眼未来。所以,“生活课”对于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准大学生”过暑假不要太随意,放松的同时别忘为进大学做好准备,最好补一补“生活”课,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首先,要学会做基本家务。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顺利“跃龙门”,家务活一点儿都不让孩子插手,以至于孩子衣服脏了不会洗,袜子破了不会补,屋子乱了不会收拾。孩子终究要长大的,要离开父母过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提前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是必要的。对此,“准大学生”们,多做一些诸如买菜、做饭、洗衣服、拖地板等家务活。同时,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父母的付出,明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对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是有益的。 其次,补习人际交往课。现代社会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给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了一些负影响。在暑假里,不妨多鼓励孩子与左邻右舍的小伙伴走动、交往、玩耍,这对纠正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习气肯定有好处。具备交往的主动性和基本技能,是孩子学习与他人协作,以及日后步入社会的基础。 再次,补习社会实践课。这一块放在暑假做尤其重要,因为平时缺少时间和机会。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孩子在假期里勤工俭学。要注意的是,父母应该熟悉工作单位的情况,防止孩子被骗或者沦落为童工。这一段难得的接触社会的经历,让孩子受益终身,这可比成绩提高几分更加实在。如果家长对孩子自己接触社会实在不放心,或者条件不具备,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适度的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同样可以帮助孩子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上一篇文章: 提醒:看清骗局 别掉进五类高招陷阱
下一篇文章: 考生家长不可轻信招生“潜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