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使孩子能感觉到与母爱不同的爱。但在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父亲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是缺位的。因此,正确看待父亲教育,明白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的关系,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很多家庭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压到母亲身上,父亲成了教育的逍遥派;很多父亲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一副天生的严肃派。这不能不说是父亲教育的缺位。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之间什么关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担任什么角色?近日,《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一书作者东子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
从未受过惩戒的孩子更不幸
记者:传统教育观念强调“严父慈母”,甚至讲“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您认为父亲应承担怎样的角色?
东子:传统教育的精华到任何时候都不应摒弃,应把它揉入我们今天先进的教育理念里。“严父慈母”、“棍棒底下出孝子”显然已经不适应今日的教育发展。首先在家庭和社会角色上,男女社会地位出现了很大变化,“女主内,男主外”的格局已经打破,“严”的不一定是父,而“慈”的也不一定是母。父母都有“严”和“慈”的成分。 我是反对棍棒教育的,不仅仅因为我深切地感受过那种皮肉之痛和内心的孤独感。更重要的是,我更能明白经常打骂会对孩子带来怎样的不良后果。可是,我还想说:从未受过惩戒的孩子更不幸。因为从未受过惩戒的孩子,有百分之百的溺爱成分。第一,对于那些从小被长辈娇惯的孩子来说,惩戒是一种磨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方法。第二,教育离不开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是我一向坚持的观点。当说服教育显得虚弱无力的时候,惩戒教育会起到强大的警示作用。当然,这不等于鼓动大家打孩子,这里需要强调一个度,而且要把握几个前提,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不得不动手。我认为,惩戒孩子的前提是:第一,同样的错误犯了两次以上,纠正过批评过,孩子也保证过,但事后孩子仍不重视。第二,主观故意犯错,这就更不能姑息迁就了。
记者:您在书中表示,父亲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为什么这么说?母亲就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东子:这是因为,从现实来看,大多数父亲的阅历相对比母亲更丰富。男性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交往方式的开放性,对孩子独立、果断、勇敢性格的培养更有先天优势,更有益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母亲教育或其他的类型教育也有其特点,但彼此不可替代。
父母的教育方式应趋于一致
记者: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一方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式是否值得推广?
东子: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两者如空气和水一样,合力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空间。这样,孩子体验到的是两份力量,两种方式的爱,是张弛有度、刚柔相济的教育。实践证明,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更依赖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在重大问题上,孩子更依赖父亲。母亲与孩子的谈话是细致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具有哲理性。
就目前大多数家庭而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母亲唱红脸父亲唱白脸的情况较为普遍。家长主观上是想有助于孩子成长,但客观上对孩子成长不利。这种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不一致,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几乎家家都有过,如果处理不好,对孩子的行为和性格会造成不良影响。
我认为,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的默契,主要是为了追求其互补效果。在这里,有4条原则是应当遵守的:其一,发展良好的夫妻关系,共同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在处理夫妻关系中的任何问题时都必须保证孩子的权益。其二,充分发挥性别角色功能,在各司其职中随时注意自己的性别角色示范作用。其三,要互相补台,不要拆台,不要因意见分歧在孩子面前顶牛,也不要两个人同时站在孩子对立面,一唱一和地数落孩子,使孩子陷入无助的恐慌。其四,防止比萨斜塔现象,即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倾斜,在子女教育中出力多的妈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诋毁爸爸对孩子的关爱之心。
上一篇文章: “蓝印户口”:折射教育公平之“殇”
下一篇文章: 专家:过好“两大关”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