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回避,教师节送礼已经不是个别或者局部现象,而是社会风气。教师节何以变成“送礼节”?请恕我直言,单方面抱怨教师的师德沦落或者是单方面指责家长的世俗世故,都有失偏颇。时至今天,在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该做些有益的思考,而不是谩骂和嘲讽。
教师节的本义是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但教师节在数十年的“演化”过程中,却沿着单边主义的形式轨迹一路高歌猛进,教师节的主旨和内涵在形式主义的虚假繁荣中一点点消耗殆尽——从送贺卡到送鲜花,从送土特产到送现金购物卡,我们对于教师的尊重,只有在教师节这一天、在物化的礼物中,得到瞬间的绽放。而教师节一过,鲜花凋谢了、掌声停息了、校园安静了……当所谓的尊师重道成为惯例性的某种虚伪赠品,我们又怎能指望教师成为堂吉诃德式的理想卫道士?他们中的个别或者部分被世俗招安,实在是偶然中的必然。
在教师节这样一个鲜花和掌声充斥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打捞起某些被世俗招安的师德。当然,鄙夷不是目的,无非是呼唤为人师者高标道义风范的再现。实话实说,这种要求或者说是期待并非苛求;但拯救教师节也好,拯救教师声望也罢,我们都需要给予师德充分的诚意和努力。这样的诚意和努力,应该跳出“送礼还是祝福”的形式表象,而直指“内涵”——教育的也即是教师的权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当前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远远不够。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仍没有达到国家规定4%的目标,实际仅3.32%。4%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达6%以上,世界平均水平超过5%。中国完全有足够的财政和经济实力来达到4%的目标,面对仅占GDP3.32%的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能不说,我们在教育上的“欠账”太多了。
在教师节这样一个鲜花和掌声充斥的日子里,我们不该只看到“被送礼”或者是“收礼”的教师,还应该去触摸和感知,那义无反顾为学生挡下车轮的英雄精神,那日薪一斤包谷的代课教师的悲凉,还有那挽着袖口和裤腿数十年如一日背学生过河读书的憨厚身影……我觉得,这才是教育风骨之所在——而关注他们,以丰沛的权益去滋补他们,才是教育的内涵,也才是教师节的内涵。
教师节,应从“形式”回归“内涵”。这样一个日子的形式纪念,应该内化为审视和追求教育公平进步的制度力量。 (陈一舟)
上一篇文章: 你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下一篇文章: 教师节“谢师宴”一顿花去3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