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
教育有诸多不满 如何改革方顺民意?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12/24 18:38: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09年岁末,回顾教育事业,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

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更深一步地思考教育问题:正处在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教育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教育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人民群众对教育究竟有什么担心和意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教育发展的巨大成绩令人欣慰。然而,社会各界、普通百姓对教育仍有诸多不满。

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一则“8项教育潜规则令教育‘变味’”的新闻,披露了当前影响中小学教育的几大现象,如:择校现象层出不穷,择校费限制名亡实存,“奥数班”被各种思维拓展班、思维训练班取而代之,升学率排名由明转暗,“创新班”、“实验班”成为重点班的代名词,节假日违规补课照样进行,有偿家教屡禁不止,集体易地补课取代全日制培训班。

新闻播出之后反响强烈,还有媒体继续总结出了更多的潜规则现象。的确,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一些重点学校以及现在改称的示范学校俨然成为教育界的“特区”,成为某些地方官员炫耀政绩的窗口,由此也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为控制生源,一些学校人为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多数家长只能默默接受。而且,像交“捐资费”、“赞助费”这样的机会还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一些“占坑班”、“择优班”更成为剥夺孩子幸福童年的渊薮。这些所谓的潜规则只不过是人民对教育不满意的部分现象,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明规则”、“显规则”。

媒体不断披露出来的高考(论坛)舞弊案件、高教质量滑坡等现象同样引起公众不满。近些年来,尽管加大了打击力度,高考舞弊案件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冒名顶替上大学之类的事件既让绝大多数正直的考生心理不平,也严重损害了国家大考的公正形象;少数大学生不思进取,整日埋头于网络游戏,恶意拖欠学费,东拼西凑写毕业论文,有了心理疾患而虐待动物或者伤害自己的老师、同学,使得家长忧心、社会担心;个别高校干部、教师利用身份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学术研究弄虚作假,利用基建项目中饱私囊,都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形象,打击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著名学者、科学家和共和国总理的思考

教育问题同样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忧虑。

2009年新年伊始,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

今年教师节前夕,在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时,温家宝总理深情地回忆起著名学者任继愈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教育的期待。他说,任继愈先生“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一种危机感,他尖锐地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钱学森先生则多次询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温总理说,每每想到这些,自己就“感到很内疚”。

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温总理说:“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同时强调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1月3日,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回忆起与钱学森先生的交往。他说,“我作总理以后这几年去看望钱老,他谈的更多的不是科技问题了,几乎每次都是教育问题。他反复提到,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他提出要更加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应当说,无论是著名学者、科学家还是一国总理,同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感觉是一样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受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影响。

对新一代进行全新的教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今天的青少年是亦新亦旧的一代。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他们进行全新的教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不少家庭对他们关爱过度,电脑、名牌服装等已经为不少青少年享用。而过分的物质刺激对他们心灵的异化不言而喻,不少人热衷于在网络上“炫富”,甚至有人赞成“喜儿嫁给黄世仁”。

同时,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他们显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父母之命、老师教诲之下,身背重负成为每一名学生难以逃避的命运。一些城市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越来越重的升学压力,让城市学生成了家中最早去挤公共汽车、夜里最晚睡觉的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最辛苦人群”;而许多农村学生还要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承担一定的农业劳动。

在关心孩子物质生活和学习成绩的时候,许多家庭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导致他们各种不良情绪和学习紧张带来的压力无处宣泄。于是,上网或玩网络游戏成为许多青少年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关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长为5.3小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69.4%的青少年上网或玩网络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生活减压或发泄情感”。

在这种状况下,能够“听话”学习的孩子已经非常不容易,已经算作“好孩子”了。如此,许多学生就被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只知道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抄笔记,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无从谈起。

教育家被湮没在无穷的恶性竞争中

受伤的岂止是学生。多少年来,国人心目当中老师地位一直十分崇高,圣洁的校园也始终被视为净土和人们的精神家园。如今,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地也要被伤及,教师头上神圣的光环被笼罩上了一丝阴影。

尽管绝大多数老师都十分认可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大潮裹挟下,一些校长、教师、教育局长随波逐流。对大多数人来说,更为现实一点的考虑,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统一起来,实在无法兼得的话只能顾及考试。因此,许多教师和校长都感觉活得很累。在这种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呼唤教育家实在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高校教师同样有本难念的经。工作忙、压力大经常加班是很多人工作的常态。教学任务要完成,科研项目要相应跟上,每年要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还要迎接各种评比、检查;不少年轻老师同时还兼任班主任、辅导员,要开各种会议,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在年复一年的高强度工作之下,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杭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广州市教育工会的调查显示:仅有20.4%的教师基本健康,处于亚健康的将近八成。带病的大夫如何给别人健康?缺乏教育家的教育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今天,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一些不健康出版物、魔兽般吸食学生时间精力的电脑游戏、泥沙俱下的互联网内容等,侵占的不仅是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往往导致单纯的孩子们心灵越来越空虚。

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不良思潮也开始侵蚀教育领域,一些人对教育缺乏起码的尊重和敬畏。女教师被迫给地方官员陪酒时不愿遭受侮辱便被开除,校长竟然恬不知耻地为虎作伥;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中学生一次次被以“参加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等借口拉去充当花童、当听众,参加所谓的“奠基仪式”、“开工仪式”。

社会的审美观在发生变化,甚至既有的传统观念遭到颠覆。“老鼠爱大米”、“狼爱上了羊”之类的观念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对青少年所受的教育形成挑战。更有个别无良电脑游戏研制企业,不惜以伤害未来一代为代价,倡导“一切向钱看”,无论生命、奢侈品还是感情都可以通过金钱购买;教导他们勇于破坏社会良性发展的一切规则,鼓励他们善于利用潜规则达到自己的任何目的,甚至鼓励他们创造新的潜规则;引诱他们勇敢抛舍亲情,离家出走,教唆他们视生命如草芥,使得一些天真的孩子误以为人真的可以起死回生而走上犯罪道路。

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却选择了退却。试问,那些曾经令青少年流连忘返的少年宫、文化馆今天都改做什么了?那些打着素质教育旗号而收钱的活动,有几个不以营利为目的?个别学校还纵容那些浅薄浮躁的流行文化、时尚元素来迷乱学生的心智,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迷幻剂。目前,一场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应当说正当其时、非常必要。

教育难以承受的民生之重

尊师重教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教育成为奠基新中国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对于家庭、个人莫不如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重视教育,甚至重视得过了头。

而文化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信息爆炸,又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曾几何时,南方某省的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局面,而仅仅过了十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孩子读职业院校、当技工了,上大学、读研究生(论坛) 甚至出国留学成为主流。所以,尽管目前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而高考这座独木桥并没有好走多少。

曾几何时,读书上大学是绝大多数人终生难以企及的梦想。而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更多的人都有了圆梦的可能。但还有很多人不清楚,无论怎样发展,目前我们毕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的基本现实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们还远远没有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所以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百分之百地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还有一定的差距。

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并没有错,但在终身学习时代逐步到来的今天,教育的内涵、形态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显然不应该继续左右大众的思维。因此,社会大众急需转变观念,重视教育的方式也应当随之改变。为人父母者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尊重孩子的选择,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教育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审视近些年来教育现状,有形势判断方面的偏差,如教育产业化;有思想认识不明确的问题,如中小学生减负、争议内容是否该进教材;有政策制定层面的问题,如择校的出现、独立学院、名校办民校问题;也有执行不到位因素,如治理乱收费、高校评估;有发展不力问题,如幼儿园缺口过大等。

比如高校专业调整问题。专业不对口、毕业即失业问题已经长期存在、大量存在,个别媒体还把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当清洁工作为转变就业观念的典型来炒作,却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应对方案。事实上,高校调整专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压力过大的燃眉之急,也能够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未雨绸缪,否则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此,就业指导机构应当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各部门,共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定期发布指导意见。

比如高校行政化问题。以前有人戏称高校干部过多现象说,“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坦言,现在高校里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行政权力远远大于学术权力。现在的学者都很愿意当官,因为只有当官才有特权和资源,有自己的项目、经费、场地和人员。

固然,社会经济发展过快,教育相对有一定的滞后期,使得教育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但更多问题的责任在于教育界自身缺乏必要的担当和坚守,教育不能因此推卸责任。

教育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改革,但那种“年年有新招,月月有花招”的改革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困境。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招致更多的意见。比如,有的省份高考方案几年之内屡屡推翻重来,不仅没有解放学生,还使得从校长到老师、学生全变成了应试的机器,身心疲累不堪。甚至一些所谓改革更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加速向大城市集中,向少数人集中,使得某些名牌学校、重点高校成为“富人俱乐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了教育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严重脱节,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方向渐行渐远。

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从“三个面向”到“四个符合”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就当前国际国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而言,教育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早在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就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既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又有强烈的紧迫感,必须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高度,采取切实措施,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教育内部的具体工作来看,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如怎样办好义务教育、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等等,无不需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靠深化改革

虽然千头万绪,但改革从何做起应当是一个不太困难的选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要结合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此,她提出要着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促进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如何落实。

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领导有关讲话精神,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一系列教育改革: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成立了由部长负责的课程改革领导机构,研究改革的规划和重大政策。同时,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审议委员会,加强对课程教材的审核把关。

——为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发挥推动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使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

——11月7日,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提出,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而在义务教育发展中把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12月10日,在北师大附中召开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98周年大会上,袁贵仁强调,要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摆在教育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好。

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成立了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为确保中小学生使用质量有保障的教科书,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坚决清理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为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教育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协调小组。应当说,这些措施是富有建设性的,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从政策层面看,这些改革措施是值得期待的。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向好。事关千家万户、民族未来的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走出暂时的困境,为中国经济未来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播下一颗颗饱满的种子?教育大业,民生重托。全国人民都在期盼。 (记者郭扶庚)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