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
将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增长挂钩,尽快将教育投入比例增加到国家要求的水平,已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刚刚通过的教改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并重申教育投入目标,值得关注。公众期待,在财政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更期待把钱用到刀刃上,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让民众受益,还原教育公益本质。
当然,教育投入目标关键在落实。这既需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也需要拿出诚意、付诸努力,在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配置上一碗水端平。如何用好新增教育投入比增加教育投入本身更重要。这不仅要加强教育经费审计,也要防止教育经费只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在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上不能厚此薄彼。
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活动。教育资源经过整合补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有所改观,但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现在谈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多停留在给薄弱学校补充硬件设施的水平上。如果说硬件设施重要的话,学校领导班子、师资力量与教育氛围等教育软件也很重要。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