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博物馆在哪?”这个问题,居然难倒了大学校园里的学子们。
有两种回答很是耐人寻味:有人说“我从来没去过,不知道在哪儿”;也有人说“肯定有,大学没个博物馆怎么可能!”两种回答所透出的反差感倒是描述了高校博物馆的尴尬地位——它很重要,保存了文化与历史的记忆;但它很寂寞,被隔离在了关注之外。
何处觅“芳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博物馆在飞机模型爱好者中很知名。每周举行的大型仿真飞行表演,总能吸引些人群。但由于附近在施工,博物馆将搬往昌平,飞行表演也有些日子没办了。
现在,馆内因搬迁显得有些乱。“平时这儿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表演的挺多,大学生反而不多。”制图员杨老师表示:“经常会有单位组织团体进行党史教育。”馆内飞机模型的布置简单而朴素,依稀能看到上个世纪的影子。
“馆里印发的宣传册也没多少人拿走。”杨老师有些无奈。据介绍,特色类型的博物馆大都依托于高校的特色专业建成,并不存在“经营”理念。但专业博物馆踞于本专业体系中,实质上形成了对社会人群的“专业屏蔽”。在一般的旅游指南上,就少见高校博物馆的“芳踪”。
成为谁的“附属”?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入口隐藏在教学楼内,窄小、静谧,昭示着强烈的“附属感”。
它是唯一入选中国10家特色博物馆行列的高校博物馆,在圈内口碑甚好。博物馆很新,并不经常修缮。馆长徐雯透露:藏品都是工作人员从乡间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集而来,很多世所罕见的珍品价值巨大,其中有全世界保存最为完整的赫哲族鱼皮衣。
但即便如此,这家每周只开放两天半的博物馆依旧门可罗雀,只有一位管理员在做馆藏记录。
据了解,专业性博物馆目前大都存在于高校中,难逃被“掩藏”的命运。它们长期疏于开拓社会资源,缺乏“独立”意识。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学术功能少人问津,社会功能更无法被有需求的群体利用——这成为高校博物馆的“附属”之痛。
“被休息”了吗?
北京地质大学博物馆的新馆今年4月开馆。这个夏天,在陈列着矿物、化石标本的展厅中,研一学生方恂帮导师做数据记录:“这是我在地大5年来第一次进博物馆,还问了好多人才知道。”
对于高校博物馆被忽视,方恂很坦率:“平时上课根本没时间,有点时间也不会想到逛博物馆啊!假期封校,博物馆也要闭馆。”
7月开始,北京相当一部分高校博物馆就陆续闭馆了。“放弃”假期,是高校博物馆一以贯之的作为,但暑假正是中小学生“高校游”的黄金时间,也是部分高校教师、学生研习专业、调查数据的阶段,面对社会与学术的双重需求,高校博物馆错过的也许不仅仅是门票。
需要“走出去”吗?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北大西门不远处。博物馆内,只有一位老人家带着孙子在参观。老人姓蒋,是附近的居民:“让孩子受受教育,这些东西以后可能都没人认识。”小朋友不时用手机对着展品拍照,兴趣盎然。古老的陶瓷、骨器、照片在昏黄的展灯中透出一种庄严的表达欲,彼此间隔着倾诉。
博物馆依托于北大考古与文博学院的支持。该学院参与过诸多重要的考古发掘,很多藏品就摆在这里。管理员小周说:“在这儿没有工作日与周末的概念,每天就那么几个人,好的时候能有10个左右吧,大部分还是游览北大的游客,学生来得少啊!”今年,这个博物馆开始实行对校外免费开放,节假日不休息。“周末会有附近的中小学组织学生来看一看,但来得最多的其实还是外国人,大部分都是团体。”
一些高校博物馆成为外国人关注的文化景点,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作为重要的学术资源、文化表现,博物馆的“走出去”不仅为了文化交流,更重要的在于借助传播无形的力量,对本国文化形成一种深层次的“保存”。(吴晚林)
上一篇文章: 手机网瘾挑战课堂 部分大学生患手机上网综合征
下一篇文章: 从经济视角看高考人数下降:30万 74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