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08分报道,2010年高考过后,各地高考加分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记者调查发现,许多省市在加分项目在设置上各自为政,名称上五花八门,范围上又千差万别。
各地高考加分项目五花八门
在加分项目上,数量众多、内容复杂。例如在《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中,“录取照顾政策”长达2100余字,共16项加分大类。广东省的体育类加分项目尤其繁多,一些项目如轮滑球、花样轮滑、毽球等许多人都不熟悉。
在一些有争议的加分项目上,有地方取消有的地方没取消。北京市取消了“三模三电”的加分,但是浙江、河南、四川、辽宁等省依然设置此项加分,且获得加分的人数依然不少。并且时常爆出负面新闻。福建、贵州、重庆等地规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两项不加分。在北京、上海、四川、河北、宁夏等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同样能获得加分。
在加分分值上,各地也千差万别。如重庆今年将加分的最高分值调整为10分,而四川规定,指定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加25分,其他院校加50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山区”回族考生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最高分值为30分,其他考生享受照顾政策的最高分值为20分。
在获得加分照顾的考生数量上,各地也是数量悬殊。有的地方甚至有成为普惠型加分之势,而有些地方能加分的比例微乎其微。例如2010年,江西省共有311651人参加高考,只有441人获得加分资格,加分人数只占考生总数的0.13%。重庆今年高考加分人数为3.37万人,占考生总数约17.19%。从获得加分的几率来说,重庆是江西的约130倍。
加分项目数量多分值差别大 整顿已势在必行
教育部规定,有关省(区、市)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须经本省级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确定,并报教育部核准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于是,一些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在教育部的加分项目基础上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如河北省规定,“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增加20分”。黑龙江省规定,“在黑龙江工作的省级(含)以上优秀专家的子女,在所报省内院校调档线下降低20分投档”。 重庆市规定,“报考市属院校的农村独生女在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下5分内视为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湖北、河北也有类似规定,等等。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 在一些加分大省频频爆出加分丑闻的背景下,可以说清理整顿高考加分已势在必行。(记者张国亮)
高考加分环节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年年都有,至今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日前,更有媒体刊载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字文《高考加分乱象透视》,对此现象作了全面剖析。
高考加分政策,一部分初衷是为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后来更多的发挥是为推进素质教育,弥补单纯考试选拔人才的不足。这些初衷无疑都是好的,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做参照,然而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走形和变调。
对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改革应试教育必须抓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龙头,也是多数人早已达成的共识。高考加分,就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单纯的文化课考试,无论试题怎样花样翻新,总不可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加分制度,让学生在其他方面具有的优秀素质和特长也能在评价中得到体现,其合理性毋庸置疑。
然而,好的初衷还必须有好的制度和手段,才能真正达到好的目的。从十几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的高考加分过多过滥,严重影响了高考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确实到了该痛下决心认真治理的时候了。
甘蔗没有两头甜,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有人看到高考加分政策的弊端严重,因而主张要把高考加分一风吹,统统取消,这恐怕不是好办法,实行起来也不太现实。其实,高考加分思路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看管理工作是不是能跟上去。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多半是由于管理上的放任自流造成的。因此,拿出一点铁腕劲头,对高考加分制度加以严格规范,才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做到的事情。
治理的方向无非有两个,其一是对高考加分的项目进行严格的清理,对于像“三模三电”这类弹性极大难以掌控、舆论诟病多多、弊端丛生的加分项目,应该坚决加以取缔。正如很多人呼吁的那样,对于高考加分项目、标准的设置,应由教育部统一出台政策,不能任由各地方各部门各行其是。高考加分环节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年年都有,至今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日前,更有媒体刊载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字文《高考加分乱象透视》,对此现象作了全面剖析。
高考加分政策,一部分初衷是为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后来更多的发挥是为推进素质教育,弥补单纯考试选拔人才的不足。这些初衷无疑都是好的,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做参照,然而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走形和变调。
对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改革应试教育必须抓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龙头,也是多数人早已达成的共识。高考加分,就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单纯的文化课考试,无论试题怎样花样翻新,总不可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加分制度,让学生在其他方面具有的优秀素质和特长也能在评价中得到体现,其合理性毋庸置疑。
然而,好的初衷还必须有好的制度和手段,才能真正达到好的目的。从十几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的高考加分过多过滥,严重影响了高考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确实到了该痛下决心认真治理的时候了。
甘蔗没有两头甜,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有人看到高考加分政策的弊端严重,因而主张要把高考加分一风吹,统统取消,这恐怕不是好办法,实行起来也不太现实。其实,高考加分思路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看管理工作是不是能跟上去。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多半是由于管理上的放任自流造成的。因此,拿出一点铁腕劲头,对高考加分制度加以严格规范,才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做到的事情。
治理的方向无非有两个,其一是对高考加分的项目进行严格的清理,对于像“三模三电”这类弹性极大难以掌控、舆论诟病多多、弊端丛生的加分项目,应该坚决加以取缔。正如很多人呼吁的那样,对于高考加分项目、标准的设置,应由教育部统一出台政策,不能任由各地方各部门各行其是。高考加分环节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年年都有,至今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日前,更有媒体刊载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字文《高考加分乱象透视》,对此现象作了全面剖析。
高考加分政策,一部分初衷是为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后来更多的发挥是为推进素质教育,弥补单纯考试选拔人才的不足。这些初衷无疑都是好的,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做参照,然而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走形和变调。
对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改革应试教育必须抓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龙头,也是多数人早已达成的共识。高考加分,就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单纯的文化课考试,无论试题怎样花样翻新,总不可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加分制度,让学生在其他方面具有的优秀素质和特长也能在评价中得到体现,其合理性毋庸置疑。
然而,好的初衷还必须有好的制度和手段,才能真正达到好的目的。从十几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的高考加分过多过滥,严重影响了高考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确实到了该痛下决心认真治理的时候了。
甘蔗没有两头甜,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有人看到高考加分政策的弊端严重,因而主张要把高考加分一风吹,统统取消,这恐怕不是好办法,实行起来也不太现实。其实,高考加分思路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看管理工作是不是能跟上去。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多半是由于管理上的放任自流造成的。因此,拿出一点铁腕劲头,对高考加分制度加以严格规范,才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做到的事情。
治理的方向无非有两个,其一是对高考加分的项目进行严格的清理,对于像“三模三电”这类弹性极大难以掌控、舆论诟病多多、弊端丛生的加分项目,应该坚决加以取缔。正如很多人呼吁的那样,对于高考加分项目、标准的设置,应由教育部统一出台政策,不能任由各地方各部门各行其是。 其二,对高考加分的操作程序,也应由教育部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并严格加以执行,对违规者进行严肃追究。把操作过程向全社会公开并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当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不难,关键是看有关管理部门能下多大的决心和力气。只有把管理工作跟上去、做到位,高考加分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完善人才选拔评价的正面效果,否则,很有可能成为损害社会公平,甚至制造社会不和谐的消极因素。(洪良)
上一篇文章: 谁来解决“入园难”?单靠民办有点悬
下一篇文章: 中职教育将免费 穷学生读书不再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