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北京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备受关注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依据纲要,到2020年,北京将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家城市行列。此外,针对公众关心的学前教育、学生减负、高考改革、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热点问题在纲要中均给予了重点关注。
公办幼儿园数量将超五成
【纲要】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99%,建立覆盖全市0至3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网络。
依法保障新城、新建改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数量达到总数的50%以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平价服务。
>>追访
保教人员实行资格准入
近年来,入园难问题日益凸显。市教委表示,到2020年,本市将建设改造600所幼儿园,其中新建改扩建300所,改造300所。针对师资短缺问题,本市将组建“学前教育职业学院”,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教师资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幼儿园教师培训参照中小学培训方式纳入政府教育培训序列,加强保教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保教水平。
实施保教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同时,建立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管理体系与标准,核定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开展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导工作。
中小学建课业负担监测制
【纲要】本市将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制度,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督导,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追访
将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市教委表示,纲要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明确了各自在学生课业减负中应承担的责任,并提出将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政府应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重要任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建立各级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评价和督导监测制度,切实减轻学生校内外过重课业负担。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率先实现小学减负。
有家长表示,要减负就该先清理小升初“占坑班”等潜规则,各校能公开、公正招生,家长会少一些盲从,孩子才能真正减负。
高中教育主导特色化发展
【纲要】到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稳定在99%以上。
本市将探索高中多样化发展新途径,开展新型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建设试点,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
>>追访
高中特色班9月亮相
市教委表示,目前本市高中存在办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还不能满足北京对多样化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针对这一问题,本市将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为重点,鼓励学校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自主探索学校特色发展途径。去年,本市率先在5所高中试点开设特色实验班,如十七中的“传媒特色实验班”,相比普通教学模式,这些实验班或与高校联合培养、或实行弹性学制、或不拘一格招生,试图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探索。今年,又有一批高中特色班获批,如109中学小语种班、宏志中学中医药实验班、北京十二中“钱学森航天实验班”等将在9月亮相。高考就近报名避成绩攀比
【纲要】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高中入学考试改革将把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招生录取重要依据。探索开展市属高校本科自主招生试点,招收有特殊才能、特殊贡献及拔尖创新的人才。探索实行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
>>追访
报名点户籍地居住地任选一
针对社会关注的考试招生改革问题,纲要单设一个部分介绍,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考试改革提出设想。
高考报名社会化报名一直是社会呼吁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社会化报名就是让学生就近选择高考报名点,在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任选其一。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既减少学校在考试成绩攀比上的压力,不按学校统计高考成绩,为学校教学松绑;也方便学生就近参考。
目前,探索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和高考报名社会化的方案制定工作都将于今年启动,并将在“十二五”期间正式实施。同时,本市将组建北京市教育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加强命题研究,组建题库。
中职教育逐步免费
【纲要】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逐步降低高等职业教育学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追访
中职升高职比例将扩大
曾参与纲要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史晓鹤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需求很旺,而学校培养的人才从总量、结构、质量上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纲要对北京职业教育给出清晰定位,即政府统筹发展,提升专业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这正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史晓鹤介绍,目前,市教委已在部分中职和高职学校探索中高职衔接办学试点,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实行有效衔接,如商业学校就计划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尝试开展“市场营销”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试点。
纲要提出“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建立优秀毕业生入学制度”等措施,解决了过去中职生继续深造途径单一、数量有限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也更能保证质量。
纲要另一大亮点是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这意味着今后,中高职学校将结合社会、企业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试点高校校际转学
【纲要】未来10年,本市将全面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选课制度。鼓励高校建设教学联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
>>追访
互认学分还需社会认可
鼓励高校学分互认被认为是纲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一大亮点。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长,参与院校最多的学院路教学共同体,从1999年成立至今,已有北航、北师大、中国农大等19所高校参与其中,并率先实施学分互认试点。
对于纲要中的鼓励学分互认、跨校选课和教学联盟的建设,北科大教务处处长林海认为,学分互认写入北京教改纲要后,有望在政策上解决目前的困境,可能促成更多的学校联盟出现。他强调:“作为联盟,要学分互认,各校差距不能太大,应该是水平相近、特色各异的学校强强联合。”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目前第一批辅修专业的学生已结业,但还没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最大的问题是,到底在证书上敲谁的章?”林海说,原本一个学校的辅修专业,敲本校章,由本校授予证书;而多校联办,显然不能在一个结业证书上敲上所有参与学校的章。
而共同体作为一个单位,没有学位授予权。受此限制,辅修专业所延伸的辅修学位无法发展。目前,共同体各院校都在等待相关政策,“一旦能取得被认可的证书,这意味着能得到社会认可。”
十大重点建设项目
1.学前教育
新建300所幼儿园,改造25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50所街道幼儿园。培养6000名具有幼儿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2.中小学校
实施新城配套学校建设工程,结合新城建设、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城乡接合部重点村改造,新建一批优质中小学。
3.职业教育
建设20所左右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30所左右市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4.高等教育
实施“北京高等教育资源统筹计划”,探索中央在京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新模式。
5.资源配置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完成良乡、沙河高等教育园区和大学新校区建设。
6.终身学习
每个区县建设一所社区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构建市民终身学习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全市、服务全员的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中心。
7.教师队伍
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实施“教育硕士培养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储备计划”。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脱产培训。
8.民生保障
实施“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三年规划方案”。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9.数字校园
建成市级教育数据中心和统一认证中心,建设数字校园示范校,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园网建设。
10.国际合作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促进计划”,建设若干个中外合作办学品牌项目。(记者 张灵 周逸梅)
上一篇文章: 教育部:今年高考将重点打击作弊替考等违规
下一篇文章: 广东150名农民工进入终审面试冲刺“圆梦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