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字就越写越潦草了,还不如小学的时候写得好。”一位家长对孩子汉字书写水平的退化忧心忡忡。
随着手机、电脑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书写方式面临着电子商品的空前挑战,汉字书写水平的群体化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位中文系博士给本科生上课时,一个“嘉”字在嘴边嘀咕了半天都写不出来,在全班同学的指点下才艰难完成;本科生、研究生的论文普遍存在错字连篇;高中生、初中生作文里涂改液、胶带齐上阵……
面对一个个冰冷的数据和现实,人们不得不清醒地意识到:书写危机时代已经到来,当人们习惯了在键盘前文思泉涌之际,他们的手已经拿不好承载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那支笔了。
拯救汉字书写,从娃娃抓起
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符号,更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曾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一个很坚实的根。”而在网络时代,汉字备受国人“冷遇”,则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尽管电脑、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多数学者认为新技术的冲击并非导致人们书写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节奏和新鲜感的现代文化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忽略古老汉字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也逐渐钝化了对汉字独特美感的审视能力,对传统汉字文化缺少一种心底的珍视和敬畏。
而对于书桌前堆着书山题海的中小学生而言,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字迹的工整与规范。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应该开设书法课”的议案提案。教育部此次出台相关意见,从娃娃抓起加强汉字书写,引来公众一片叫好之声。
“好课”怎样才能上好?
尽管支持声音颇高,但“好课”要想上好,依然存在不少难题。
国人汉字书写功能的退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广大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要想在短时期内组织好一支懂书法、会书法、能教书法的师资队伍实属不易。另外,很多孩子挤得满满的课程表上也许都“挂”不下这样一门好课,尤其是面对升学压力和课业压力较大的高年级。
“我认为推进书法普及教育需要校方的充分重视、课程的科学安排、学生的积极主动和家长的全力支持。如果有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很难上好。”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的刘媛老师讲道。
解决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唯考分论”,改革学生考试机制,确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只有这样,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这门好课才能真正得到落实。(通讯员 邓晖 记者 王庆环)
上一篇文章: 户口在农村能拿14万补偿金 新生宁愿毕业就回乡
下一篇文章: 43%大学生被性困扰 教育部要求性心理为必修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