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这是我们现在每个人的梦想。可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也许不是我们都曾想过的问题……“为什么要上大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把这个问题改成“我们想从大学生活中得到什么?上大学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人,其看法可能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问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特别采访并整理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人,同时也采访到一些专家、在校大学生、90后高三考生等的观点和态度,希望从他们的看法中让刚刚步入高三的你,理清“为什么上大学”的原因。
调查:三个时代的梦想
“为什么上大学?”这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却常常让人感到迷惑。不同年代的人由于环境、时代等因素,对于上大学的态度各异。在此,我们特别整理了三个不同年代人的看法:即1977年恢复高考、1996年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和现在的90后高三考生。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背景还原: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故事追溯:现任职于江苏某事业单位的夏雪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为什么要上大学?她说,处于那个年代,要想出人头地,唯有参加高考,走进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大学,想学习、爱学习是他们那一代青年的主流思想。大家都不想错过参加高考、争取在大学里面继续学习的机会,决定放手一搏。当时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大学,虽然对大学的概念很模糊,但大家都认为走进大学,意味着一种身份,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最终,她如愿以偿,走进了大学。她谈到,要是当时没有参加高考或者没考上大学,不知现在的自己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现在,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如今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各个领域的精英。 链接: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人终圆大学梦,开始了改变命运的角力。如今,他们已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官,他们或主政一方,或执掌部院,开始擘画国家的发展,引领民族的航向;从商,他们或投资设厂,或兴业兴产,推动着大中华的经济腾飞;为学,他们或着书立传,或开课授徒,传乘千年文明,开创时代新学。如政界名人李克强、薄熙来、刘源等;经济届名人屠光绍、易纲、李东生;学界名人雷颐、贺卫方、易中天等;文艺界名人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等。
1996年高等教育并轨招生时代:为了金饭碗的工作
背景还原:1996年,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部实行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免费的午餐”没有了。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故事追溯:来自宁夏某中学的老师林海泉就赶上了这次改革。不包分配了,学费涨了,招生并轨了。 他说,由于自己是住校生,家在农村,一般一个月回一次家。而每天几乎就只做两件事:做题和看书。当时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也是铆足了劲儿想挤进大学。因为那时周围的同学都知道考上了大学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考试那天,林海泉发挥很正常,只是他自己隐约感到,自己正处在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路口。 原想着上了大学就拿到了铁饭碗,可是进去后就遇到了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等到毕业时,他说虽然是自主择业,但是工作并不难找。最后,林海泉比较顺利地进入了高校。 最后,他表示,那个时候对上大学的目的很单纯也很直接强烈,就是为了找个金饭碗的工作。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改革,但他仍然感谢当初的选择。 链接:关于高校教育并轨之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某教育机构对2000届、2001届北京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属用人单位对2001届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为37800余人,比2000年增加14000余人,增长幅度为62.5%。需求中,毕业研究生占27.1%、本科毕业生占67.1%、专科毕业生占5.8%。除此。社会对知识和人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武之处和发展前景。例如当时北京市就制定了《北京市科技干部队伍建设规划(1999-2003)》,制定了一系列的积极吸引人才的政策和目标,这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提供了强大的根基。另外,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就业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及素质的高要求表明,不上大学就很有可能被挡在工作大门之外,被时代所抛弃。 现在,并轨后的大学生现已经成为了大型企业或机关的中坚力量。记者采访了世界500强企业华为中的一名HR(人力资源管理),他表示,就他们某一个研发小组,有一半及以上的研发人员都是2000、2001年的毕业生。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研发的核心力量。
如今的90后:求知、工作、不被淘汰
背景还原:90年代的人,被称为“90后”。有个性,有胆识,这是对他们的褒扬之词,同时,他们也被赋予了特别的标签。有人说他们是非主流的一代,颓废、叛逆、自以为是也成为了他们的特点。那么,他们对高考、对大学究竟是如何看的呢? 故事追溯:记者前往成都市某所高三班级进行采访,仅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求知,锻炼综合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和深造做准备。大部分同学表示,上大学,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但是看到现在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觉得即使考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不读大学,将来在社会竞争中又明显处于劣势。理想和现实让他们觉得很无奈。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在父辈们的年代,上大学意味着骄傲和成功,动机也很简单。可是在今天,上大学仅仅意味着不被淘汰。随着逐年增高的高考录取率和大学扩招,上大学越来越容易,可是发生在每个人心中的战争是愈演愈烈。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现实。 链接:2011年全国各省(区市)的高考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今年的高考录取平均率比去年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通过以下数据看出,三年间高考录取平均率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更容易迈进大学的门槛。 2009年——2011年高考平均录取率情况年份 报名、招生等情况高考平均录取率2009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比2008年减少3.8%。同时,计划招生数629万,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数比2008年增长4%。在1020万名报考者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750万名,占73.5%。平均录取率预计接近62%,比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2010全国共有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2009年减少约65万名。计划招生657万名,平均录取率比2009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平均录取率近70 11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75万名。由于计划增加、考生人数减少,2011年全国平均录取率达到72.3%。
透视:大学,岂是一纸文凭了事
通过上述采访调查,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对“为什么上大学”这一观点的演变。那么社会名人、教育学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上大学的目的”,他们的观点透视,也许对你会有所启发。 大学,远不止学习知识,而是培养能力熊丙奇熊丙奇简介:着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教授。 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对于考生来说,上大学的目的会各有不同,或许是探索知识,充实自己,或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多赚钱,抑或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我的观点,大学,不仅是求知和求职,而是在求知中努力培养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了强的能力、好的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上大学的目标不能仅仅为了就业找个好工作,更应该获得职业发展和实现人生理想。 经常有人问我,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是不是文科专业,是不是教育学。 我的回答,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我学的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纯工科。事实上,连我的高中同学,对于我现在成为10多家报纸的专栏作者,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高中期间,最差的就是语文,而语文最差的是作文。 其实,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大学读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步入大学,应该要把专业作为培养各种能力的载体,而能力才能帮助每个人取得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六大基本能力很重要——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心理能力。这些能力,有很多是在课堂上就可以逐渐培养的,比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或许你不喜欢某门课、某个老师,可如果换一个角度,你如果能把这么不喜欢的课都能学好,是不是培养起了学习能力?要知道,未来的工作中,不是你喜欢做的工作你才去做,不喜欢就不做。 从知识和技能角度分析,即使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是最新的知识和技能,等到你走上社会时,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可能过时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其更新周期是三到五年,甚至更短。在这种情况下,唯一不过时的,是一个人基本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能帮你很快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 你的大学,为了什么而学梁挺福梁挺福简介:现为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副院长,撰写的文章多次被相关教育网站和杂志等媒体刊录或精录。 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读了十几年的书,这个问题在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是到了高中阶段后才开始有了大学的概念,但除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和中科大(我所在的中学设立对考上这5所院校的学生给予1万元的奖学金)外不知道还有什么大学,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志向问题,而完全是信息封闭之下的模糊状态。 我本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高考的,当时自认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回头看来的确是开始形成了,但所形成的只是一个初始状态,是在书本上形成的,并非是由生活体验而来。那个时候对社会没有认识,对人生没有什么深入思考,对就读大学的理解大概也没有超出安身立命这个范围:为了吃饭,好就业。 这点当然无可厚非。大家都希望考上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有些人觉得这样就能拿到就业的金饭碗,将来的生活一定衣食无忧。而我认为,如果大学教育只能带来物质上的财富,那还是失败了。让这些孩子能继续接受精英教育,享受良好的校园氛围,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得到更多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宽阔的人生大路上从容地领跑,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以,大学绝对不是一个独立的技能培训车间,而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制造工厂。 现在的大学,已经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生提升自我、增长智慧的场所。如果一个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都没有意会和做到这一点,那他的大学学费至少有一半是白交了。知识,在哪里都可以学到。但是智慧的启迪则要难得多,这需要一个好的场所和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教、学来挖掘,通过各种东西来启迪。大学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它至少给了你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让你的人生智慧可以得到提升,当然很多人可能是事后才意识到的。 上大学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知识改变命运是真实的,但这还需要看你能不能在知识中领悟智慧,在智慧中找到机会,在机会到来时抓住自己的人生。对于广大青年学子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只要不变成“学历改变命运”,就依然具有普遍意义。 走“大学路”,也走出了人生路肖娟群肖娟群简介:现任职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近几年在全国各大权威媒体上发表了大量关于“考试政策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文章,参与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一书的撰写》。 “我为什么上大学?” 这个问题放在十年前,我想我也是茫然的。头脑里能闪现出来的理由,应该和绝大多数高三学生朋友一样:“为了实现父母的殷切期望、为了摆脱严峻的就业压力找份好工作、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为了学好英语出国留学……” 十年后,回头来看,这些理由有些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有些是现实所致,有些则显得空洞飘渺。大学,其实是人生中最有价值、最黄金、最美好的时光。之于我而言,大学的意义更是深远,在迈入大学之门以前,我从未曾想过大学将伴我一生。 2001年,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并决心一定要好好把握。大学的校园环境、学习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视野机遇,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这让我为之振奋。在大学里,专业性的学习、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有了新生的感觉。 我的专业是教育学,既非管理、也非中文,但自己一直对文学写作和管理工作抱有强烈的兴趣,所以我一进学校就开始发表文章,进入社团参与学生工作。在研究生时期,当同班大部分同学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应付毕业时,我已经连续发表了三十余篇文章,还参与了多个国家、教育部课题的研究和多部高考类研究书籍的撰写。 广阔的视野和各种际遇,为我的大学生活增色不少。而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第二课堂。从学习委员到宣传部长再到学生会主席,每一次的实践经历,让我成长、成熟起来。最终,大学给我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毕业时,我顺利留校。而今,我从事的正是自己当初喜欢的管理和文字工作,工作的地点却是自己未曾想过的如此美丽的象牙塔。 回想大学本科、研究生这七年的种种经历,一路走过来,我并不是沿着一个确定的轨迹行进的,当时的状态就是希望在不断的尝试中锻炼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就业反倒成了这些尝试的“附加值”。 “我为什么上大学?” 这个问题放在今天,我的回答是:“我们上大学不仅仅为了一张文凭,也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一份高薪水,而是收获一种经历、收获一种奋斗价值观、收获一种人生。” 我走我的“大学路”,也走出了我的人生路。
感悟:美好大学中的别样生活
专家们的观点透视,想必让你对“为什么上大学”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正身处象牙塔的大学学子们,又会用怎样的切身感悟带给你不一样的故事呢?
大学,用最美丽的姿态走下去
讲述人:梁熠,厦门大学大三学生记得一个女孩曾怯怯地问过我,为什么我们要上大学。她成绩不是很好,家长一味地逼着她学习,动辄用考不上大学你就没出息来斥责她。遇到我时,她眼里既有羡慕,又有几分倔强和不甘。那时的我还刚刚踏入大学的门槛,自身尚且迷茫,而如今的我,已经拥有了太多的答案。 高三的我,大体和她一样,大学只是家长口中一个遥远而又模糊的名词。怀着种种情绪,我终究是挺过了高三,走进了厦门大学。 那时刚刚开学,还没褪去高三拘谨气质的我,在校园的众多社团纳新面前徘徊不定。值得庆幸的是,我没做那个没勇气的逃兵。报名表、面试、试用,每一个阶段对我来说都是挑战。报名表要如何填才能出彩,怎样才能冷静地通过花样百出的面试。实际上,如果说大一是个学习如何做事的过程,大二,更多地偏向于如何做人。担任了某部长职务的我,面试、培训、考核大一新生的时候,收获依然丰富。怎样通过简单的试题和面试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怎样收纳人心增强部员之间的凝聚力?这些问题,如果埋首书堆,如高三一般,是几乎不可能得到答案的。这是大学给我的独特财富,也是我将受用终生的记忆。 或许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在学生社团任职的经历,而对于我来说,大学给我的人生涂抹下最特别的一笔,就是我在绿野协会的特殊经验。这个以快乐环保为宗旨的协会,却给了我除环保之外更多的东西。 我从没想过,可以在大学收获如同一家人那样亲密的感情;我也没有想过,在大学,可以如此地亲近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享受宁静和温暖,抛开浮躁;我更没有想过,在大学,居然可以这么“疯狂”:野外露营、夜行,围着篝火,分享自己的童年,彻夜不眠地夜聊,看夜空里最闪亮的那些星星……这些经历,这些体验,独一无二,因为它,我的大学,没有变成第二个高三,没有变成终日忙碌却不知道在忙什么的“忙”人。我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为什么要上大学,就是为了这些不可再复制的经历,就是为了这些错过就不再的体验。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亲爱的,你可以不上大学,但你会错过太多东西。所以,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大学给予你的不是一张文凭,而是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袤平台,而最终关键亦都在你自己的选择。这里,是一个在你手中的世界,梦想可以实现,人生可以华丽蜕变,传奇抑或平庸,在你一念之间。就算时光倒流人生重来无数遍,我依然,要上大学,收获这枚人生里最青春最饱满的果实,然后,用最美好的姿态,走下去。
大学,一座知识与素养的桃源岛
讲述人:白景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四学生当背后黑板的倒计时定格归零,当堆积如山的参考书随溽热的风成为回忆,当南下或北上的列车平行驶出站台,那些偷偷刻在桌角或写满本子扉页的大学终于逐渐丰满、真实起来,于是,我们怀着希冀与忐忑在心底慌忙写下一句:“大学,我来了!”却忘记了问自己为什么要来。 2008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活,真切上演,直到现在,当我即将离开,我终于逐渐懂了,我为什么要来。 自由成长,全面发展偶尔徘徊于大学的林荫道,听着音乐,低头踩过从叶子缝隙中漏下来的细碎阳光;偶尔在白杨中间的木椅上,吹着驶过耳畔的晚风,摊开一本书,不出声;偶尔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用每一条渗出汗液的毛孔呼吸畅快和自由……高中时代曾憧憬的自由成长,一一实现。 经历过班长选举的成功突围,也体会过学生会干事的落选;经历过成功举办活动的兴奋,也体会过创业策划无人赏识的苦恼;有过在某部委实习的收获,也有过在某市团委实习的窘迫;有过经历层层考核最终上岗的欣喜,也有过公司面试首轮被淘汰的经历……成与败,喜与忧,经历过大学,生命才可以如此厚重。 独立生活,自我进取踏上列车的一刹那,就注定了父母不再是我们生活时刻存在的荫蔽,今后我们要去独自承接风雨。 于是,我们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饮食起居到未来路上的跌倒后自己爬起;于是,我们要学会自己约束自己,从作息习惯、劳逸分配到今后的定位以及如何自我激励、进取。 走进大学,你会听到骨头拔节的声音,因为你会逐渐学会独立,学会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 选择多样,收获成长走进大学,眼前的路逐渐由答案唯一的单选题向结果多样的主观题演变。每一条通往未来的小径上,都行进着追梦人。 于是,你会发现同班同学拥有迥异的课表,同宿舍的好友身在风格完全相反的社团,甚至寒暑假高中班级聚会,你会惊讶曾坐在你左手边或右手边的同桌,竟也有了跟你截然不同的选择和规划。 于是,你会发现身边已经有人开始准备考研,在文字和图形构筑的世界里奋战。你开始察觉周围已经有人开始进行实习,在真实的社会里寻找自我价值。你开始懂得,多样的选择让那些曾经说“大学,我来了”的孩子们有了各自的精彩。 走进大学,走进成长,走进历练,走进知识和素质的桃源。 走进大学,珍惜自由,学会独立,执着梦想,自我进取。
总有温暖将你引向清澈的地方
讲述人:汪东旭,四川大学大四学生今年大四的我,在川大读中文,明年七月便会马不停蹄地奔赴眼前的滚滚红尘,去寻找我所憧憬的一些东西。总之,经过大学的学习或者说成长,我已经可以信心十足地面对即将出现的社会生活,并坚信高四那年寒假告诫自己的话:总有温暖将你引向清澈的地方。 复读的日子里,我常在想,或许真像老罗说过的,我们这一辈年轻人,没有什么兵荒马乱、生离死别的血泪人生。不紧不慢地生活到了十八九岁,在面对人生前途选择的时候,有的人因为自己内心的脆弱,选择了逃避,甚至放弃。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青年学生来说,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大学才是正途。 读大学之前,我似乎也一厢情愿地以为,大学仅仅是一张文凭,或者说,是所谓找工作的敲门砖。然而事实上,大学岂能如此简单地一言以蔽之。任何阶段的成长,都不能如此一概而论。大学所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广阔崭新的天地。我很庆幸在大学里看了一百多本人文书籍,接受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诲,更加庆幸认识了一群有思想有抱负的同龄人。在他们之中,我乐得成为一个聆听者,去聆听他们的呐喊,获取他们的智慧,从而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强大到我可以坚忍不拔地相信我所认为正确的东西,来面对未知的前路。 有时我会很惊恐地假设,假如应届那年我没有一时头脑发热去复读,如今我又是怎样。虽说不一定会混得比现在差,但却是我无法想象的情景。
大学,见证一路成长
讲述人:叶婧,中国计量学院大三学生对于上大学的目的,很多人都思索过。大学里所上的课实在太满,所教的东西实在太多。简而言之却也很好总结:如何做人和做事。我想,真正意义上明白成长,经历历练,才是这块跃向社会的巨大跳板所要带给我们的启示。 成长,在每个青春的春夏秋冬都鲜明了相同的主题。而大学时代的成长,更多是成人的标记。大学为我们准备的,不再是单字片语的小道理,而是无穷无尽的大哲学。做人,是要做一个有智慧、有学问、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知识,无论在哪个时代,哪方地域,都会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在大学,老师只是你的向导,课程只是你专业前程的培训,更多的,是汲取于图书馆厚重的墨卷铺陈之中。大把空余的时间,和当初眼花缭乱的考试一样,让你手忙脚乱到毫无计划。那时候,终于有一方空暇,几分闲适的自己,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 求学即为求知,是最基本要抵达的目的。不过我们也常说,既要会学又要会玩才算聪明过人。大学的学习之余,怎样度过生活的时光也成了一门学问。其实除了这些,大学还有很多健康的娱乐和锻炼方式,比如五花八门的社团和学生会,就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而这两者,也恰恰是迈入残酷职场之前,我们进行历练的小小缩影。在社团里,不仅可以交到五湖四海又志趣相投的好伙伴,又是自己爱好以及才华展露的一个极大空间。这一次,全身心投入的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不再是年幼时抹着眼泪被压力逼迫踏进的少年宫,也不是牺牲了多少欢笑和奔跑,换来乐器抑或画板前的片刻不情愿。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终究是一种幸福。 而学生会,更是一个锻炼自己头脑、能力提升的最佳平台。去学会怎样和不同的人相处,去学习汲人之长、补己之短。“家”的文化背景,一旦根深蒂固,共同努力的同僚或许比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准毕业生切不可“迷茫”选择应“量体裁衣”
下一篇文章: 民办高校:招“研”资格已取得学生如何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