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教育话题中,若问人们对哪个数字最为关注,大概非“4%”莫属。这个数字,反映出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承载着中国百姓十几年的热切期盼。
早在1993年,“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就被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4%的目标。十几年里,“4%”几乎成了教育界人士的一个“心结”,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4%”即将成为现实之际,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确保“4%”如期实现,二是实现之后“钱怎么花、事怎么办”。
今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确保如期实现“4%”,中央已经走在了前头,地方政府如何跟进,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毕竟,地方财政投入可占到总投入的70%左右。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只有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4%”的实现才不会再有悬念。
“4%”的确来之不易,但是,如何让好钢都用到刀刃上,用好每一笔钱,更是一种新的挑战、新的考验。只要粗略算笔账就会发现,目前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农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办学仍很困难;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还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花钱。唯有精细管理,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袁新文)
上一篇文章: 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按能力设9级
下一篇文章: 全民健身遇五矛盾 什么是锻炼少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