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与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4/23 21:18:26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回望30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条以推进机会均等为主的教育公平主线越来越清晰,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在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历程之后,明确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现实课题、最重要使命。

  但是,近10年的“均衡发展”之路,我们走得并不平坦。有探索也有困惑,有思考也有分歧,甚至有人得出“教育均衡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伪命题”的结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未必科学,却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在厘清概念中统一思想,在总结实践中达成共识。

  “教育焦虑”,源自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一些城市投入千万甚至数亿元建设“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有不少孩子却在危房里上课;

  有的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运动场、健身房等超出当地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却买不起必需的文具,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

  一些大城市的教师有着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晋级通道,而在一些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顺口溜;

  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一个镇中心小学一个班的学生竟达130人,“老师用麦克风讲课、学生用望远镜看黑板”,而在一些大城市,为了择校,有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递条子”,有的家长则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领着孩子奔波在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辅导班之间,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

  ……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校际不均衡。“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均衡的现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依然存在着强烈反差,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要求。

  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师资、经费、设备、校舍等不同条件造成的不均衡,引发了部分家长对优质学校的强烈追求,并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择校行为。择校行为反过来又制约了各类薄弱学校的发展,造成“不均衡——择校——更严重的不均衡——更强烈的择校”的恶性循环。

  教育均衡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复杂国情,映照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不同教育政策所形成的基本教育格局,映照出全国各地教育理念、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教育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公平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

  我国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热点问题,不仅给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制约,也给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解决教育问题带来了诸多难题,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社会普遍存在着“教育焦虑”。

  追求教育均衡,我们一直在路上

  虽然,每当择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家长、校长还是局长总感到无奈,似乎择校成了中国教育一道无解的难题;虽然,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影响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但是,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心。

  追根溯源,不均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从教育层面看,我国教育不均衡是由于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造成的,尤其是“重点校”政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策和“教育督导与学业水平评价城乡双重标准”政策等造成了严重后果;

  从社会层面看,我国教育不均衡是社会二元结构的必然产物,是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长期“城市中心”、“精英主义”及“效率优先”等制度安排的体现。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当时资源短缺和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各地举办了一批重点中小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逐渐传递到基础教育,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加剧了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了公立学校教育不公平。

  从社会对教育需求角度看,人们的教育期望远远超过了教育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也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劳动力价格分化等因素,以及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纷纷以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为参照系,希望以现代化教育标准来要求中国教育,社会旺盛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十分突出。

  从教育资源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所显现的特点不同,有的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有的表现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还有的表现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

  历史不会忘记:我国把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对城乡所有学生实行了免费,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全面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些成果都是我们今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较高水平的不均衡。纵观世界,义务教育不均衡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连美国、英国以及日本、韩国等,也都经历了一个由基本普及到均衡发展、并在均衡发展基础上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历程。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探索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必然经历从“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相对均衡”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世界各国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客观规律。有了这样的共识,在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征程中,我们的步伐将更为稳健,我们的信心将更为坚定!

  国家战略、群众智慧汇聚合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究竟该怎样破解?答案要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去找寻。

  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立足长远,谋划未来,率领全国人民绘制的中国普及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路线图与全景图在逐渐清晰;

  我们看到,在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的探索实践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渐建立,教师队伍配置逐步优化,弱势群体权益逐步保障,教育督导评估逐渐被强化;

  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在探索这项事关教育权利公平的崭新课题时,充分体现了各自的实践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的实践过程是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是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建立的过程,更是凝聚智慧、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改革创新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把义务教育作为体现教育公平首要的、最重要的领域。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在党代会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由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随之,教育部和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在省部级层面强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多个省份和地区行动起来——

  河北省邯郸市本着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学的目的,邯郸市走出了一条主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他们将市直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结成“盟校”,5年间共组建113所“盟校”,拉动薄弱学校快速发展,使得2500年的历史古城拥有了“无择校”的城市名片。

  浙江省杭州市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采取“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组建了100多个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初步走出了“上好学”的成功之路。

  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省内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成都市统筹灾后教育重建与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西、黑龙江等20多个省(直辖市)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经济并不发达的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统一全县建校标准,统一仪器配备标准,实现了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均等化……

  教育均衡,教师是根本。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实践起来仍有不少困难,教师流动制度的探索始终未曾停歇。2006年,“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启动,到2009年共招聘特岗教师13万人,覆盖500 多个县,6400 多所学校;各地积极跟进,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到2010 年,全国逾半省(市)建立了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尽管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场攸关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推进教育公平的大变革中,各地不仅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经验,而且为破解教育公平难题开出了许多有效“良方”,成为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巨大动力。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不仅要致力于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更要致力于让公平、正义在阳光下闪耀恒久光辉。这一点,不应动摇,也不能动摇! (记者 杜飞进 温红彦 袁新文 赵婀娜)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