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8月27日专电(记者 翟永冠)临近开学,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头晕、恶心等非疾病性症状。儿科医生和心理专家提醒,这是“开学综合征”的表现。学生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家长也应该对孩子的紧张情绪进行疏导,引导学生生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薛芳菁介绍,近期出现了一些中小学生头晕、恶心、腹痛、食欲不振的病例,检查后却并没有发现什么明确的病症。薛芳菁说,这可能是因为开学临近,学生出现的“开学综合征”。原因在于开学造成一些中小学生精神紧张,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导致胃肠道症状。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张秀芳表示,“开学综合征”的出现实际上代表学生对于假期生活的留恋,对于学校生活的焦虑,从而产生“躯体唤起”,由心理上的不适应导致身体的不舒服。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开学综合征”?
薛芳菁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合理舒缓学生的心理紧张,在营养上也要跟得上,引导学生进入上学的状态,实现从休假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过渡。如果身体上的症状不明显,则不用太在意。
张秀芳则在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给出了建议:开学后,学生面临着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对于“开学综合征”这样的反应,家长需要积极调节。建议家长弄懂学生的心理状态,督促他们尽早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生硬地加大学习量、增加学习时间。
上一篇文章: 如何度过“新生预备期”?看五味“心灵鸡汤”
下一篇文章: 教育部发布30条开学“监管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