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文化。学校只有形成一种课改文化,被师生所接受,并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沉淀下来,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最终让每个师生都收获健康成长。”日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校长刘凤军、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校长范彦江、辽宁省抚顺市第四中学校长周立明作客中国教育新闻网,针对学校实施课改以来的成功经验、创新模式以及推行课改的难点、感受等,发表了个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此次“论道教育”系列访谈由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推出。在访谈中,刘凤军、范彦江、周立明三位校长就推行新课改的感受、关键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刘凤军认为,当前推行课改的最大难处在于缺少专家引领。求教专家学者、问道课改先进校,使得建昌营高级中学逐步走出困境,实现了从“三模九步”教学模式到“能本大课堂”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也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
周立明认为,对教育者而言课改是一种难得的历练。课堂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自身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对课改方法、途径、道路研究将会更加细致,比如导学、小组建设、学生心理、能力评价等,将会更关注学生的课外延伸、情感体验。教师从教书育人过渡到管理育人,因而更容易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一旦教师把课改思想内化为实际行动,学校课改就会顺利向前推进,“如果只靠行政命令,教师不是发自内心地支持,课改还会出现反复”。
“课改重在由理念落实到行动,因此要坚定信心,要执着地走下去,并不断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其中。”范彦江指出,当前人们对于教育有一种急功近利的要求,学生一旦考试失利,便会把问题归结到课改上。其实,课改是基于一种“跳出教育,站得更高,想得更远,然后回归教育本质”的追求,是教育常识的回归,“尽管课改做起来有阻力,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真正做下去,学校才有可能办出特色、办出思想,师生才会真正受益”。(杨楠 张贵勇)
上一篇文章: 让孩子有梦,教育者先要有梦
下一篇文章: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已进入关键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