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育资讯 > 重磅推荐 > 正文         ★★★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佳作赏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8/11 10:38:1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牛大自耕田;也有人说,玉不琢,不成器。

以上材料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牛大自耕田”是一句谚语,意思是只有体形高大的牛才能耕种田地。这句谚语的含义是,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才能承担重要的任务和责任,牛大了,自然会耕田。“玉不琢,不成器”指玉石不经过打磨,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才。“自耕田”和“玉不琢,不成器”使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根本上是统一的。人要能够承担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前提条件是让自己变得有实力和能力,因此,这就需我们要有主观能动性,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技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样我们也需要外部的“雕琢”和管理,才能成才,就如璞玉,没有雕琢是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的,就如花园里的花朵需要园丁的浇灌和修剪才能更美好,泥巴需要工匠的塑性才能成为器物一样,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们是难以成才的。

如果写成议论文,应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可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方法引入中心论点,如“变强大需要受教育”;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让自己变强大才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接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不变强大则成为废柴;最后可以论述变强大的条件是主动成才和受教育相结合。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

参考立意:

1.琢磨才能成玉。

2.让自己变得强大。

3.变强大需要接受教育。

【佳作赏析】:坚持努力,追求卓越——我对自我提升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那些拥有杰出成就的人。他们或是成功的企业家,或是受人尊敬的学者,亦或是备受赞誉的艺术家。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努力,并不断追求卓越。

牛大自耕田,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丰硕的收获。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事业上,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超越自己、实现突破。正如一位成功商人所说:成功需要99%汗水和1%天赋。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然而,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也提醒着我们,在努力之外还需要注重修炼和培养个人素质。就像一块原石需要经过琢磨打磨才能展现其光彩一样,我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修养。只有通过学习各种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

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努力和修炼的重要性。在学业上,我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我不仅努力学习各门功课,还主动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组织团队项目,我逐渐锻炼出了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我曾遭遇挫折和困难,但这些并没有让我气馁。相反,它们更加激发了我的斗志和决心。每一次失败都是对我的考验,在面对困境时我从未放弃,而是坚持努力,不断反思和学习。正是这种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支撑着我,让我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

通过对牛大自耕田玉不琢,不成器这两种观点的思考,我明白了只有将努力和修炼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努力,并注重培养自己的素质。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我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不断追求卓越。同时,我也会持续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在各个方面做到更好。

总之,牛大自耕田玉不琢,不成器都是对于自我提升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只有通过坚持努力并注重修炼,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并始终保持一颗谦逊与进取的心态。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光芒。让我们一起坚持努力,追求卓越!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人生方面有诸多的启示,请全面理解材料,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朱熹的两句诗。诗人朱熹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比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可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吸取他人意见,时时补充新知识。

写作时,可以根据诗的本意写人只有不断读书,汲取新的知识,人的心智才能更加开阔,观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也可以写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还可以扩大延伸,写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企业进步等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参考立意:

1.阅读,是人生的源头活水。

2.实践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3.源远才能流长。

【佳作赏析】:源头活水,开启美好人生

观书有感,朱熹的这两句诗语带给我很多思考。在我的学习、生活和人生方面,源头活水的理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学习上,我们必须关注知识的来源和质量。只有从真正的源头获取到新鲜、活跃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学习基础。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意识到仅仅依赖教科书是不够的。因此,我开始主动参与各种学术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更广阔的知识世界。通过阅读原始资料和权威文献,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且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源头活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陷入琐碎事务中而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然而,只有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我们才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乐趣和满足感。因此,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我发现,当我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事物上时,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且,我还会主动去寻找和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例如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与朋友交流分享、参与公益活动等。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提升了我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最后,在人生道路上,源头活水也是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关键所在。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它的质量和走势取决于源头的清澈与纯净。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只有从根本上塑造自己内心最真实、最纯净的源头,我们才能够追求到属于自己独特而美好的人生。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语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作为一个高中生,我明白只有通过源头活水,才能够拥有清晰明确的思维、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独特而美好的人生。因此,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寻找和汲取源头活水,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开启更加美好的篇章。让我们一起追求源头活水,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