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54名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其中一名毕业生因求职受挫,称“大学白读了”,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人才培养的热议。
“大学白读了”,不外乎有两种理解: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或者是学到的东西不实用。总之,如果不是学生荒废学业,便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出了问题。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在西方讨论了几百年的问题。对当下中国而言,“大学白读了”所反映的远远超出了大学本身。
几年前,一则“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传遍大江南北,引来纷纷嗟叹:北大学生不该卖猪肉,人才浪费了。其实我们也不妨反问:北大毕业生应该干什么?或者推而广之,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干什么?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大学毕业生似乎从来与体力劳动不沾边,与所谓的底层工作绝缘。这与学而优则仕的意识有关;更缘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大学教育的过于美化和人才培养的一锅粥。
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学院都在忙碌着改成大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朝着北大、清华的方向迈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与市场接轨,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大学成为一个象征,一个装饰,里面装满了“精英的理想”和“虚幻的承诺”,而这样的理想与承诺全然与学校的定位无关,与社会的需求无关。当毕业生带着单纯的理想从象牙塔里回到现实生活后,自然会发现大学白读了。
在许多国家,大学的分类很明确,比如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职业学院乃至大学里的专业学院,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而我国的许多大学,表面上虽有分工,实际上教育方式和要求趋同,不少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培养没有多大区别,导致一些学生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在社会上很难生存。
此外,职业教育不受重视。我朋友的小孩,高考成绩一般,但他宁可上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大学,也不愿去上省重点职业学校。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既与尊重知识、轻视劳动的社会意识有关,也与当前技工的劳动报酬偏低有关。
国家需要多种人才,既要有社会精英,更需要技术工人。在发达国家,技工比例占到了大多数,形成橄榄形的结构。我国却出现了哑铃形的结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比重大增,居于中间的技工数量成为稀缺人群,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技工荒,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的现实选择,还是“大学白读了”的无奈喟叹,它们释放的信号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报特约评论员范正伟
上一篇文章: “教育市场化”面对“十字路口”?
下一篇文章: 有“白领”官员 才有“白领”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