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领域有各种VIP贵宾服务,说白了,就是花更多的钱可以享受更优质的特殊服务,这在市场上无可厚非。然而,这种“特服”却被黄石一些公办小学引进教学领域:家长缴纳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孩子就“升格”到20人左右的小班,享受更优质的师资,较好的课桌等硬件设施,开小灶,其他学生则编入四五十人的大班。一些家长将小班称为“贵族班”。这种商业之道被移植用到教书育人的清净之地,显然违背教育部门相关规定,人为地破坏了教育公平,也伤及教育自身的纯洁性。
近些年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划分实验班、普通班等,实际上,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却常以各种名义将同年级学生分为不同班别,将学生贴上不同标签,享受不同的教学资源。同在一片蓝天下,却呼吸不同空气。此类做法,颇受非议。
孩子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为何要栽进不同的苗圃?黄石一些学校的做法,显然是经济利益驱动。义务教育不许收学杂费,他们于是变个法创收。一个学校5个年级,粗略一算,分班的学校每年额外进账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尽管有空调、电脑等“特服”投入,也难以掩盖其敛财的嫌疑,那些硬件值几个钱?何况还是耐用品。此外,还有的根据学习成绩分班,教学进度、难易也不一样。据说其目的在于“保苗”,确保这些学生成为提高升学率的分子,至于那些成绩较差、喜欢“捣乱”的孩子,让他们自个儿折腾去。搞钱也好,“保苗”也罢,背后都有利益作祟。
其实,如此分班,为害甚巨。
如此分班伤害学生自尊。收费分班,如一些孩子所言,家里有钱才能上“好班”,享受空调等特殊待遇。自己家里穷,只好在普通班待着。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同,“以钱分班”对孩子的自尊无疑是一种伤害,家长也会觉得难堪,仿佛低人一等。
如此分班加剧教育资源的失衡。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财政的每一分投入,意在让每个适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各个学校师资等条件原本存在差异,已经导致了愈演愈烈的择校歪风,家长无不头疼。这种校内分班之举又人为构建一个“漏斗”,使原本失衡的教育资源又向少数学生倾斜,结果可想而知。退一步而言,那些学习较差、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更需要关心和帮助,而不是“搁置”。
最糟糕的是,此类做法侵蚀了教育本身的纯洁性。一位教育学者说,学校的一草一木虽不能言,都会对学生产生作用,这里是一个教育的“场”。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类似“以钱分班”的做法,让学校沾染铜臭,过早地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家里有钱和没钱是“不一样的”,金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可能腐蚀孩子幼小而纯洁的心灵,甚至催生扭曲的价值观。
学校肩负神圣使命,有其自身规律和道义,不能让市场法则来左右。值得欣慰的是,事件经媒体曝光之后,当地教育局迅速叫停了这一违规行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愿“后来者”能绝迹。(张志峰)
上一篇文章: 新生另类提问雷倒学长:如何找女友 写情书?
下一篇文章: 校外成人用品店开张 竟在校内论坛打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