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的变动之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是因为他担负了德育、美育、文学熏陶等多方功能。而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的删减,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也是因为他“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培养感情、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否认,这些经典作品能够有此作用。但是,我觉得要语文教材来担负如此多的功能,是其不能承受之重。因为大家对于语文教材的这些寄托,似乎忘记了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我们还处在一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们哪还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真意,夸张一点说,他们就是一个个的字,一句一句的话,只不过需要我们去记住。文学作品,或者被人们寄予许多教育功能的经典作品,早已被剥离的不成样子,没有灵魂。像这样的东西,你还指望他去实现你想要的那些作用吗?
退一步来说,我们也不该指望教材中一些曾经出现的经典作品,和将要出现的经典作品,去实现“塑造国民性”的重任。文学作品诚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但他首先应该表现出文学性,特别是选录在语文教材里的作品。
我们总是讲学习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选教材作品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则,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选编作品的美,才能吸引学生进一步的阅读,之后再谈作品的思想性。冒然的忽视作品的文学性,只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道学又有何异,只能引起人的反感。
就拿鲁迅作品的编选来说吧,记得有人曾有此一议: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把鲁迅的形象给毁了。我对此深以为然。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大都文风犀利,整体展现给人们的鲁迅形象,不客气点说,就是一个整天龇牙怒目的人。这样的鲁迅形象,如何让人可近可亲。其实,鲁迅的形象果真如此吗?显然不是。鲁迅的散文作品文风就大不相同,读来很让人倍感亲切。
我很赞同一个观点:课文中的文章其实只起一个引导作用。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听音乐,经常是听到一个人某首好听的歌,就会想着找出这个人的其他歌也来听听,读作品又何尝不可如此呢。从这个观点出发,作品多寡并不重要,关键是所选作品尽量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对该作者的作品作更多的了解,理解作者作品的思想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此,不要让语文教材承担太多其不能承受之重,还是让语文教材轻松起来,还作品以文学面目,还学生以美的享受吧。可以的话,希望语文教学能摆脱应试的桎梏。
上一篇文章: 校园“异性陪读”流行 大学生“找伴”非诚勿扰
下一篇文章: “十年教改纲要” 初中生有望直荐读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