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教育 成都9月27日电(熊文瑶 商亮 许茹)“我们希望国际化教育赋予成都的人民和孩子对话的能力和有效整合资源的能力。希望孩子们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一代人,既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又能睿智、自信地与世界对话。”在近日举行的2012年亚洲教育论坛上,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表示。
近年来,成都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灾后重建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建立了全球视野下的教育国际交流机制。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的学生来蓉学习,并且数量还在增加。“比如,成都和美国大学倡导成立的美国大学生成都留学生基地将于明年春季入学,成都市政府还设立了奖学金,鼓励美国大学生来成都留学,并负责他们的相关经费。”傅勇林举例说。
傅勇林说,就教育体系而言,希望成都的教育树立国际标准和国际高度,通过引进国际教育资源,甚至让外国的教师和中国的教师同台竞技,相互切磋,从中学习。
与此同时,现在已有2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他们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成都积极引进日本、德国的课程,这对成都市提升城市的教育品质、教育质量,提高成都的人才培养规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成都教育国际化真正的理由。
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成都教育实践和重要原则可以用“全域成都,城乡统筹”八个字来概括。四年来,成都深入推进“全域成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六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的一体化,学校建设的一体化,教育经费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和教育监测评估的一体化。“全域成都”意味着成都教育六个方面的一体化涉及到1.24万平方里158万孩子1400多万人民,“城乡统筹”就是六个方面都是城乡一体、统筹推进。
“力争到2020年,四川实现教育的基本现代化,充分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浩说,将利用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提高四川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同时,通过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四川教育开放水平,提升四川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为四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世界公民,科技的日益发达可以使世界人民紧密联系。”在2012年亚洲教育论坛上,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颖也表示,新亚洲需要新的影响力,新的影响力来自于具有全球眼光的世界公民,因此,培养世界公民已成为教育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文化层面需要在不同的场景来相互学习与体验。但现场的学习和培训毕竟是有限的。”王建颖还建议,希望能够在我们的课程体系、教材当中加入世界公民教育的内容,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迎接全球化,更好地加入全球经济事务能够提供一些准备和帮助。”
上一篇文章: 调查显示:儿童少年饮水问题亟待受关注
下一篇文章: 《教育十年间》:一段百姓故事 十年辉煌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