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较为宽泛的“文明礼仪”增加了具体的内容,如“仪表之礼”一栏中,就分别对幼儿园阶段3—6岁的儿童,小学阶段7—12岁的小学生,初中阶段13—15岁的少年以及高中阶段16—18岁的高中生做出了细致而具体的规定。幼儿园的小朋友必须“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小学生的必须“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不脱鞋。”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仪表之礼”则突出了“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和“不文身、不化浓妆。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
像李洋同学那样在学校里遇到的插队和不放归餐具的问题,新版《规范》中也做了规定,“餐饮之礼”中要求,小学生“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初中生则要“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观点:
更易践行的文明礼仪规范
让孩子受益终身
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课题组成员、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校长冯爱东告诉记者,“从一个小学生进入学校开始,老师家长肯定没少和孩子讲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但孩子们光知道这个道理还没有用,需要有一个真正和他们的学习生活实践相关的‘规范标准’出台,孩子们才能真正懂得,到底怎样才是‘尊敬师长’‘互帮互助’”。
冯爱东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具体应该怎么做,扫地应当怎样扫,请教同学问题时应该随时说谢谢,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冯爱东说,给未成年人出台一个“学得会,做得到”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对“文明礼仪”充满兴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礼仪充满感性认识,并在学习生活中理性实践。
话题:
什么才是“仪表之礼”
和“餐饮之礼”
南京200多名扬子小记者日前 在身边的同学们中进行了一番调查,并和同学们发起了一场什么才是“仪表之礼”和“餐饮之礼”的课堂讨论。
@扬子小记者于欣羽(南京市赤壁路小学五年级):我注意到,在新版的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里,“餐饮之礼”里提到了“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现在还有多少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每天爸爸妈妈工作都很辛苦,我们小学生能够做到的就是晚上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了。也要让爸爸妈妈感受到我们的孝心。
@扬子小记者李佳音(南外仙林分校五年级):食堂吃饭的时候插队、遇到老师的时候不叫老师等行为都是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在我们班的品德与社会课上,同学们经常会拿出这些例子来作为“反例”,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和思考。有摄像特长的同学甚至还拍下了食堂插队的照片,拿到班里“以儆效尤”。
讨论:从即日起,扬子晚报将针对未成年人的文明礼仪规范发起讨论,请读者对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建议稿的具体条文出言献策,也可提出各种修改建议。可登录扬网(www.young100.cn)专题讨论版发言或微博@扬子晚报参与。
欢迎一起来讨论
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建议稿(节选)
仪表之礼
目标
面容整洁,衣着得体,
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3-6岁(幼儿园阶段)
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
2.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儿童早期性教育,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下一篇文章: 中国教育报时评:千万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