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选择了后者,守节不移。这一守就是十九年啊!就像杨过,在黯然消魂里等待了十六年的花开和落寞。终于有一天,朝阳升起的时候,苏武被告知,可以回家了。“我可以回家了……”他老泪纵横。
回家……回家……“,冰山里久久回荡着这种激动的嘶哑。
十九年了,手中依旧是那个旌节,还熟识着每一只可爱的羊,可是人早已经憔悴,眷念着牧羊的辛酸,回忆着温暖的雪,这是他曾经的全部。终于回家了,长安街头挤满了人,天子亲自来迎,苏武的眼里一片模糊。
当年年轻有为,如今是皓首老翁。不过,终于回来了,回家了。不,同时回家的还有那永不变更的尊严。安逸中的人们早已经失去了这些,他们只是自私自利。苏武的回归带给了人们一种震撼,带给了社会一种信念,这些已丢失的精神,如今,苏武带回来了,用十九年的风风雨雨,用十九年的忠心不变,用十九年的痴心不改。一种精神回家了,一个民族震动了。
突然的喧嚣令苏武不适应,他失去了家的感觉。于是,他悄然隐退,他知道自己的追求与归宿。他要用余生来,回忆牧羊,摩挲旌节,品味雪……
旌节,牧羊,雪,回家,这是生命中的辉煌,是历史的刹那芳华,却也是一种精神的宿命。
真的,请你留心那苍凉的笛声,它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传说。
评析:
文章紧紧扣住“回家”来写。苏武回到长安,是身体的回家,也是回到精神之家,灵魂的住所。一般学生只能走到这里。但作者笔锋一转,文章又突起波澜,因苏武的回家,让长安很多锦衣玉食的人,突然找到了丢失已久的精神家园。这里又是一层,翻出了新意。但在渲染到极致之后,十九年回家的苏武,突然间重新离家出走,这个离家,恰恰是对喧嚣和富贵的拒绝,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回家和坚守。文章写出了回家的多个层面,让人犹如登山,一层一个风景。鲁迅说,选材要巧,挖掘要深。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篇文章: 高考倒计时:考生如何规避面对试题“会而不对”
下一篇文章: 重要提醒:高考还有10天如何备考?不迷信押题卷,梳理知识点,重温错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