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育资讯 > 重磅推荐 > 正文         ★★★
2024年全国名校模拟作文题例文佳作赏析(1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8/22 13:27:3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8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20233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不少年轻人都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网络热词“孔乙己的长衫”出自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穿长衫”代表读书人,“脱不下的长衫”代表难以舍弃读书人的身份去求生存。“失意书生”将“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认为生活和工作的困顿都是源于被“长衫”(即读书人的身份)束缚住了。

上述材料让你对“失意书生”的独白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你的思考和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在材料中,“孔乙己的长衫”是一种象征和隐喻,当学历无法转化成相匹配的回报时,许多年轻人曾经的期望变成了失望,被现实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身上。这就需要我们去正视学历与职业的关系,从固化的思想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时代、审视自己。及时与社会沟通、与时代同行,跨过一道道的坎,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题目要求结合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表达对“失意书生”的独白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职业无高卑,乐岗敬业。当学历与职业无法匹配时,要懂得正视现状,努力做好当下的自己。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认真地面对,踏实前行,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适应生活,站稳脚跟,才能改变生活,走向辉煌。二、解开精神束缚,改变观念。“孔乙己的长衫”是一种精神上的束缚,它压抑着人们的精神与追求。作为时代青年,对陈旧的思维方式要懂得看开,及时改变思想观念,重新面对所处的时代,摆脱精神桎梏,勇往直前,追求自我。三、人生遇到困惑,缓缓而行。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在焦虑与忧伤突如其来时,要懂得停下来思考,凡事不能随波逐流,也不可操之过急。在回望中审视过往,昂首远眺未来,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要不屈不挠,奋力前行。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不要受困于“孔乙己的长衫”。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人生应当广阔,没有下不来的高台,青年不必为自己贴上“孔乙己”的标签,做不被定义的梦想家。二、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潮头,争做新时代中国梦的追梦人。三、脚踏实地,抓铁有痕,做“强国有我”的实干者。

立意:

1.脱下“孔乙己长衫”,做奋发有为青年。

2.脱下“长衫”,合理就业。

3.“长衫”困不住时代青年

【佳作赏析】:迷途书生的坚守与选择

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网络热词所引导和影响。而失意书生的独白,则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学历一直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和依托。然而,在现实中,即使拥有了优秀的学历,也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踏入理想的工作岗位。许多人在毕业后发现自己面对着就业难、职业升迁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似乎都源于他们被束缚在长衫里。

从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孔乙己》中,穿长衫代表读书人,脱不下的长衫则象征着难以舍弃读书人身份去求生存。这样一个形象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让我们回顾一下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高考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职场竞争白热化。这些问题都使得年轻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困境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历作为敲门砖的同时,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种积淀。它不仅代表着我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素养。正如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一样,学历使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坚持和自信。

当代青年人应该明确,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历并非唯一决定成功与否的标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社会对于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追求学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经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另外,在面对困境时,我们也要勇敢地寻找突破口和机遇。毕竟,失意书生的独白只是一个个体的表达,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真实情况。在当今社会,机遇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相信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迷途书生并非绝境。虽然我们可能会被困境所束缚,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守和努力,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一定能够发现更广阔的天空。学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因此,在面对失意书生的独白时,我深感年轻人需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困境。学历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门,但不应成为束缚我们前进脚步的枷锁。让我们以孔乙己为鉴,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在追求学历的同时注重全面发展,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在这个多变世界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陈蕃,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后迁为乐安太守,拜尚书,为太傅。(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古有陈蕃立志扫除天下,不事一室,终成大业;而今劳动教育进入教育部课程标准。对于陈蕃的“扫天下”和教育部提倡“事一室”的日常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材料一侧重强调青少年学生应志存高远﹐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虽没有“事一室”,却没有批判否定的意思。毕竟结合陈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来看,“事一室”并不是必为之事,相反,立凌云之志是青少年更为重要的事情。

材料二重在强调青少年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一些基本的劳动,能独立自主完成一些如“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等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

两则材料看似对立矛盾﹐实则辩证统一,互为补充。一方面,青年学生需要志存高远;另一方面﹐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试题要求表明审题时必须综合理解两则材料的含义,不能抛开一则材料只去谈另一则材料﹐应找到二者的关联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提升。综合材料,可以明确“立大志与做小事”是本次作文的核心思辨主题。

参考立意:

立意在于阐述“立大志”与“做小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供参考立意:敢立大志,弯腰做小事。立大志﹐做小事,方可成大器。立鸿鹄志﹐做平凡事。立志做大事需踏实做小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高远之志﹐从小事做起。

【佳作赏析】:激发责任与担当精神

陈蕃立志扫除天下,不事一室,终成大业。这个古代名士的故事令人深思。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对于陈蕃的扫天下和教育部提倡的事一室的日常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感责任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陈蕃在十五岁时,他所处之地庭宇荒秽,却选择了不事一室而追求更广阔的目标。这种远大的志向和使命感令人钦佩。如今,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以此为鉴。无论是扫除天下还是改善自己身边的环境,都需要我们具备远大的目标和勇气去实现。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被纳入学校教育中,将培养学生勇于付出、独立自主、团队合作等实践能力和品质。通过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等日常生活劳动,学生们能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责任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环境开始改变,逐渐影响周围的人和社会。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方法与策略。陈蕃立志扫除天下,并非单纯地去清理物品和环境,而是以此为基础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类似地,在进行日常劳动时,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将劳动的过程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激发责任与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劳动,我们能够培养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与尊重。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责任和担当,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立足于个人小圈子,关注社会大局;通过日常劳动来培养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在实践中注重方法与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陈蕃的故事和劳动教育的理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让我们秉持责任与担当精神,勇于付出,为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一代青年将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繁荣的社会。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